- A+
分享一篇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的文章:Structural Analysis of Intracellular Lipid Radicals by LC/MS/MS Using a BODIPY-Based Profluorescent Nitroxide Probe,通讯作者是日本九州大学的Ken-ichi Yamada教授。
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LPO)是多种疾病中的关键反应。为更好地研究LPO的作用机制,识别脂质自由基的结构至关重要。已报道的荧光探针NBD-Pen(Anal. Chem. 2020, 92, 10, 6993–7002)虽然成功检测到源自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132个脂质自由基,但HRMS/MS缺少来自脂质自由基的碎片信息,所以只能确定脂质自由基的种类,并不清楚其结构。为了确定脂质自由基的结构,关键是获得其碎片信息。
作者在探针NBD-Pen基础上开发了BDP-Pen探针。为研究NBD-Pen化学结构和脂质自由基碎片信息之间的关系,作者通过LC/MS/MS对比了NBD-labeled的荧光探针(NBD-Pen和NBD-TEMPO)与OH-labled的非荧光探针(OH-Pen和OH-TEMPO)检测花生四烯酸过氧化产物(AA+O)的差别。结果发现,与NBD-labeled的探针相比,OH-labeled的探针可以检测到来自AA+O的碎片离子。作者推测NBD荧光基团限制了AA+O的碎裂,于是将NBD替换为其它几种荧光基团,其中阳离子荧光团Dansyl、NileBlue和RhoB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无AA+O的碎片信息,电中性荧光团Naph和BODIP(BDP)在负离子模式下观察到了AA+O碎片。这可能是由于Naph和BDP呈电中性,促进电荷转移到AA+O使其碎裂。考虑到BDP光化学性质和生物利用率优于Naph,作者选择了BDP-Pen探针用于后续研究。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