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发表在ACS Central Science上的文章“Activity-Based DNA-Encoded Library Screening for Selective Inhibitors of Eukaryotic Translation”,本文的通讯作者是来自加州大学的Brian M. Paegel教授,他主要设计并应用微型化系统,以及来自Initial Therapeutics公司的Margot G. Paulick。这篇文章中作者使用DNA编码文库筛选了调控基因翻译的选择性抑制剂。约2%人类蛋白质是小分子探针可及的,而其他大多数蛋白则因为缺乏功能性结合口袋而难以进行高通量筛选。其中一个例子是PCSK9蛋白,该蛋白通过PPI负向调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水平,该蛋白难以成药,且是高价值的心血管疾病标志物靶点。辉瑞对 PCSK9 的小分子抑制剂进行了细胞表型高通量筛选,发现了一种可以降低细胞中PCSK9水平的化合物,其机制是破坏PCSK9翻译。通过选择性翻译调节是一种潜在的通用开发方式。本文作者将GFP报告基因与靶基因序列融合开发了体外翻译活性测定法,使用含5,348个化合物的翻译抑制剂DEL文库,结合微流控技术筛选了皮升级液滴中的抑制剂靶标。
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作者基于已有的选择性翻译抑制剂,扩展其头部基元和羧酸尾链的化学空间,合成了DEL文库。然后,将DEL文库偶联到珠子上,并使用PC-HygB偶联使其具有UV释放的性质。然后将化合物和预表达目标基因-GFP基因偶联物的细菌裂解液微滴混合孵育。UV照射下引起化合物释放。若可以引起目标基因翻译抑制,则会造成GFP不表达,荧光减弱。基于荧光强度分选微滴,然后根据DEL序列解析靶标化合物结构。作者分析了PCSK9的选择性翻译抑制剂,强调了这种即插即用的工具在开发小分子抑制剂方面的便捷性。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entsci.4c01218文章引用:10.1021/acscentsci.4c01218.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