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分享一篇发表在JACS上的文章,题目为Multiplicity of Regulatory Subunit Conformations Defines Structural Ensemble of Reset Protein Kinase A Holoenzyme。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的Ganesh S. Anand教授,其研究方向为使用质谱工具揭示细胞大分子组装的动态过程。
众所周知,蛋白激酶A(PKA)全酶由2个催化亚基(C)和2个调节亚基(R)组成,在非激活状态下,R亚基的假底物序列结合C亚基的催化位点;而当R亚基的两个cAMP结合结构域(CNB-A/B)与cAMP结合时,R亚基发生变构而从C亚基解离,从而使PKA的激酶活性被激活。但被cAMP变构的R亚基如何被重置(reset),如何与C亚基重新结合的过程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的证据表明与PKA共同锚定在A-激酶锚定蛋白(AKAPs)上的磷酸二酯酶(PDEs)对cAMP的水解参与了PKA-R的重置,但这一过程中蛋白结构的动态变化仍是未知的。本文中,作者使用冷冻电镜(cryo-EM)、负染电镜(nsEM)、非变性质谱(native MS)、氢氘交换质谱(HDXMS)和交联质谱(XLMS)等工具详细表征了PDE8介导PKA全酶重置过程中的构象景观。
首先,作者通过native MS确定了PDE8是PKA重置所必须的:与cAMP饱和结合的PKA-RIα无法再与PKA-Cα复合,而经PDE8孵育后,方可观察到全酶的重新形成,这一重置过程部分依赖于ATP。
随后,作者使用cryo-EM和HDXMS解析了重置后PKA全酶的结构,结果显示重置的PKA全酶为高度动态的异源四聚体,其中RIα的CNB-A与Cα形成稳定界面(结合ATP),而CNB-B因高度无序而未观测到密度。HDXMS证实cAMP从CNB-A/B完全释放。进一步的结构分析发现CNB-B存在三种空间构象(间隔40Å至14°角变化),其动态性由连接CNB-A/B的αB/C螺旋的断裂驱动,且HDXMS显示CNB-B释放cAMP后特定区域氢键保护增强。此外,HDXMS和XLMS揭示了RIα的N端无序连接区(I63-D119)的动态特征,其中的假底物序列被结合的Cα很好地稳定。而C端连接区(111-123)结构则为高度动态的。负染电镜显示全酶颗粒呈哑铃状,链间距分布广泛(160-320Å),体现了链间的高度柔性。
最后,作者想要时间分辨地监测PDE8将cAMP水解成5’AMP、介导PKA全酶形成的动态过程。作者使用脉冲标记 HDXMS 分析监测从 RIα释放的cAMP,在4 min的时间尺度上逐分钟采样。结果表明当PDE8单独作用于PKA-RIα时,结合的cAMP水解速率较慢(与游离cAMP相比慢8倍)。而有趣的是,在PKA-Cα存在下,结合cAMP的水解速率提高约130倍,全酶的重置可在1分钟内完成。上述结果揭示了PKA的重置是通过Cα辅助的PDE8协同机制实现的,其中Cα加速cAMP解离,PDE8完成水解以驱动全酶形成。
总之,本文报道了PDE8介导的PKA-RIα上结合的cAMP的降解和PKA全酶的重置,并使用了多种工具详细地表征了PKA全酶重置过程中的构象景观,包括CNB-A处的稳定界面、CNB-B的构象多样性和连接区的动态等。作者也初步探究了PKA-Cα辅助cAMP解离和水解的机制。
本文作者:TYC
责任编辑:MB
DOI:10.1021/jacs.4c16269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jacs.4c16269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