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Am. Chem. Soc.┃醌甲基化合物释放探针用于荧光检测细胞和组织中脂肪酸β-氧化

  • 223
  • A+
分享一篇近期发表在J. Am. Chem. Soc.杂志发表题为Fluorescence-Based Detection of Fatty Acid β-Oxidation in Cells and Tissues Using Quinone Methide-Releasing Probes的研究论文,文章的通讯作者为自九州大学的Akio Ojida教授。

细胞代谢是基本的生物学过程,在维持体内稳态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其中脂肪酸β-氧化(FAO)是脂质分解代谢的关键过程,通过四种酶促反应将脂肪酸链重复降解为乙酰辅酶A。中至长链脂肪酸(C8 - C18)主要在线粒体中分解代谢,而超长链脂肪酸(超过C22)在过氧化物酶体中进行β氧化。已知FAO代谢异常与许多疾病状态有关,如癌症、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有关,因此检测代谢活性的变化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已经开发出了用于检测脂肪酸β-氧化代谢活性的荧光探针,该探针含有脂肪酸结构单元,将其作为FAO的荧光底物,它可以释放可以发出荧光的7-羟基香豆素,虽然该探针已成功用于检测活细胞中的FAO活性,但由于香豆素荧光团的发射波长短和荧光强度弱,同时释放的7-羟基香豆素会发生泄漏,在长期延时成像过程中受到限制。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并扩大这种基于荧光的代谢分析的实用性,作者引入了一种新的化学探针,可以检测活细胞中FAO的活性。该探针基于FAO触发的活性醌甲基(QM)的形成,能够使用多种分析技术检测细胞中的FAO活性,包括荧光成像、凝胶内荧光活性蛋白谱分析(ABPP)和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该探针不仅能检测培养细胞中的FAO活性,还能检测小鼠肝组织中的FAO活性。
1
1. 基于荧光的脂肪酸β-氧化检测(FAO)
首先,我们初步合成了qm释放探针1-3,用于检测活细胞中FAO的活性。这些探针具有一个苯环取代壬酸烷氧基(C9)α-氟乙酰胺在对位(2a)。在探针23中,在苯环中引入氟来调节探针的水稳定性以及生成的QM的亲电反应性(2a)。探针3 (5 μM)与肝癌HepG2细胞孵育指定时间(6 h),将培养液和细胞裂解液混合在铜催化叠氮化物-烷基环加成(CuAAC)条件下与香豆素-叠氮化物结合,用LC-MS检测代谢产物。如图2b所示,新的峰出现,且强度随时间逐渐增加。LC-MS分析显示,这些峰对应于探针3与截断的(C3, C5C7)脂肪酸的代谢产物(2b中的峰b, ceg)。值得注意的是,苯酚衍生物5在苯基位置上有一个羟基(2b中的峰d)。当用依托莫西预处理细胞时,代谢产物的峰值几乎消失,依托莫西是一种典型的FAO抑制剂,通过与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I (CPT1)共价结合,强烈阻止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这些结果表明探针3在活细胞中通过FAO代谢产生QM
2
2. FAO介导的HepG2细胞探针3降解的HPLC分析
使用探针1-3利用凝胶内荧光活性蛋白分析(ABPP)检测活细胞中的FAO活性。用1-3 (5 μM)探针在无血清DMEM中处理HepG2细胞14 h,细胞裂解液经TAMRA -叠氮化物CuAAC处理,检测探针产生的QM标记的蛋白。凝胶内荧光分析显示,在较宽的分子量范围内存在大量与所标记蛋白相对应的荧光条带,且条带强度随孵育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3a)。定量带强度分析显示探针3对蛋白的标记效率最高(3b)。当细胞经依托莫西预处理后,荧光带几乎消失(3d)
3
3. HepG2细胞qm标记蛋白的ABPP分析。
接下来进行了化学蛋白质组学分析,以了解QM对细胞蛋白的反应性。制备蛋白质组学样品时,用探针3 (1 μM)孵育HepG2细胞1 h,标记的蛋白通过CuAAC反应与去硫代生物素叠氮化物偶联。使用亲和蛋白珠进行亲和分离后,分离的蛋白被蛋白酶消化,并进行无标记LC-MS/MS分析(4a)。总共鉴定出883种蛋白质(log2(3/DMSO)比值> 2),包括一些参与FAO途径的线粒体酶。然而,数据表明,探针3产生的QM与整个细胞中发现的蛋白质发生反应。根据UniProt数据库,发现富集蛋白的亚细胞分布为62%的细胞质和/或细胞核(4b),其次是线粒体(12%)ER(6.3%)蛋白。蛋白质组学分析还表明,凝胶内荧光ABPP分析中在15 kDa处观察到的强荧光带可能归因于细胞质蛋白,如硫氧还蛋白、胱抑素和/或核糖体蛋白。
4
评价探针3生成的QM的反应谱。
接下来作者用探针3孵育活细胞,用4%多聚甲醛固定后与叠氮化的荧光分子进行CuAAC反应,结果显示具有明亮的荧光;当用FAO抑制剂预处理细胞后,荧光信号几乎消失(5a)。作者还使用该探针检测了小鼠肝脏中的FAO活性,腹腔注射探针的小鼠其肝脏观察到明亮荧光,而FAO抑制剂处理的小鼠荧光细胞消失(5b)。通过FACS分析进一步研究贝扎贝特对肝细胞的影响。数据显示,从小鼠肝脏分离的肝细胞经探针3处理后显示出明显的荧光增强,经贝扎贝特预处理后荧光增强进一步增强(5c)
8
图5. 探针3对HepG2细胞和小鼠肝细胞FAO活性的荧光分析。
综上所述,作者开发了一种新的化学探针3,用于荧光检测细胞中FAO的活性。基于FAO触发的QM释放和共价锚定,然后与荧光团进行生物正交偶联,探针3能够在各种荧光分析中以合适的波长检测细胞中的FAO活性。探针3在检测小鼠肝细胞中FAO活性中进一步证明了其实用性。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3c02043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